2020年新疆成人高考高起本《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
日期:2022-10-26瀏覽量:937
一、選擇題。
1.科學家錢學森在給以為朋友的信中說:“我近三十年來-.直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并總是試圖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指導我的工作,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智慧的來源!"這段話說明(()
A馬克思主義哲學以具體科學為基礎
B馬克思主文哲學可以代替具體科學研究
C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具體科學研究有指導作用
D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認識的來源
答案:C
2.“宇宙即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這是一種()
A主觀唯心主義觀點
B客觀唯心主文觀點
C形面上學唯物主義觀點.
D樸素辯證法觀點
答案:A
3.辯證唯物主義認為,實現意識對物質反作用的基本途徑是:()
A學習科學理論
B參加社會實踐
C了解社會現狀
D研究實際情況
答案:B
4.下列選項中,屬于內容與形式關系的是:()
A世界觀與方°的關系
B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
C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D國體與政體的關系
答案:D
5.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的根本區別在于()
A感性認識包含著錯誤,理性認識完全正確
B感性認識反映事物的現象,理性認識反映事物的本質
C感性認識產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認識產生于科學實驗
D感性認識來源于科學實踐,理性認識來源于抽象思維
答案:B
6.關于真題標準問題,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多數人認為正確的就是真理
B統治者認為正確的就是真理
C符合以往理論的就是真理
D經實踐反復證實的理論就是真理
答案:D
7.馬克思主義認為,科學認識發展的動力在于:()
A在實踐基礎上的不斷創新
B廣大群眾的積極參與
C繼承前人創造的文化成果
D科學家之間的相互協作
答案:A
8.國家政權屬于()
A社會經濟基礎
B社會物質生活條件
C社會上層建筑
D社會生產方式
答案:C
9.歷史唯物主義與歷史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在于是否承認()
A個人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B社會意識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C剝削階級代表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D物質資料生產方式在歷史發展中的決定作用
答案:D
10.在階級社會中,社會形態更替的決定性環節是()
A社會革命
B社會改革
C科學發展
D教育普及
答案:A
11.下列說法中,正確表述人的本質的是()
A人之初,性本善
B人的本性是趨利避害、自我保存
C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
D人的天性是追求自由、平等、幸福
答案:C
12.下列選項中,屬于技術社會形態系列的是()
A原始社會
B工業社會
C奴隸社會
D封建社會
答案:B
13.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出發點和核心內容是()
A-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
B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
C虛心向群眾學習
D領導與群眾相結合
答案:A
14.近代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根本原因是()
A帝國主義的侵略
B中國封建主義的統治
C農民革命斗爭的失敗
D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
答案:A
15.人民民主專政是()
A民主和集中的統一-
B自由和紀律的統一
C民主和專政的統一
D個人和集體的統一-
答案:C
16.農民階級在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中所處的地位是()
A
B先鋒隊
C主力軍
D參與者
答案:C
17.“對于人,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對于軍隊,擊潰其十個師不如殲滅其一個師。”這句話所體現的戰略戰術原則是()
A誘敵深入,積極防御
B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敵
C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
D運動戰與游擊戰相結合
答案:B
18.標志著第--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的會議是()
A中共三大
B中共四大
C中共一大.
D中共二大
答案:C
19."指出,在無產階級政黨建設方面,把列寧的建黨學說發展得最完備的是()
A”
B***
C***
D***
答案:A
20.國民革命失敗后,中國“在統一-戰線問題上出現的主要錯誤是()
A投降主義
B盲動主義.
C關門主義
D宗派主義
答案:C
21.通過沒收官僚資本,新中國建立了()
A國營經濟
B集體經濟
C民營經濟
D國際資本主義經濟
答案:A
22.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所采取的國家資本主義高級形式()
A委托加工
B計劃訂貨
C統購包銷
D公私合營
答案:D
23.新中國在第一一個五年計劃期間,集中主要力量發展的是()
A重工業
B輕工業
C交通運輸業
D農業
答案:A
24. *在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過程中出現嚴重失誤的最根本的原意是()
A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
B蘇聯社會主義模式的消極影響
C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和集體領導原則遭到破壞
D對“什么是社會主義,怎么建社會主義”在思想認識上沒有完全弄清楚
答案:D
25.*理論的精髓是()
A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B發展是硬道理
C解放思想,實事求是.
D“三個有利于”標準
答案:C
26.“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思想、*理論是()
A繼承的關系
B發展的關系
C繼承和發展的關系
D揚棄的關系
答案:C
27.*在關于社會主義本質的論述中指出,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
A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B實現共同富裕
C消滅剝削
D消除兩極分化
答案:B
28.四項基本原則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
A政治保證
B法律保證
C組織保證
D思想保證
答案:A
29.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始于()
A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B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
C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D1987年黨的十三大
答案:B
30.國家之間的競爭更多的是科技的競爭,歸根到底是()
A經濟的競爭
B人才的競爭
C軍事的競爭
D文化的競爭
答案:B
31.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制度的確立是由()
A分配結構和消費結構決定的
B城鄉二元經濟結構決定的
C發展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決定的
D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的國情決定的
答案:D
32.某國有企業一-員工,年收入6萬元,其中工資收入3萬元,在一集體企業兼職收入1萬元,房租收入1萬元,股息收入1萬元。該員工一年的按勞分配收入是()
A3萬元
B4萬元
C5萬元
D6萬元
答案:B
33.現階段我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立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的共產主義社會
B縮小收入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C實現祖國的完全統--
D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國家
答案:D
34.“一國兩制”構想的提出,最初是為了解決()
A香港問題
B臺灣問題
C澳門問題
D香港和澳門問題
答案:B
35.我國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性質,從根本上說是()
A愛國主義的.
B人民民主的
C政治協商的
D社會主義的
答案:D
二、解析題:
41.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中把握對立。
答案:正確。(2分)
(1)矛盾是事物內部兩方面之間既對立又統--的關系,具有同-一性和斗爭性兩個基本屬性。(2)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方面,同一性是包含斗爭性的同一性,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爭性寓于同-性之中,沒有同一性也就沒有斗爭性。(2分)
(3)矛盾是既對立又統一,因此在認識和實踐中,要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結合起來,在對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對立,反對只見同-或只見對立的形而上學觀點。(2分)
42.新民主主義的文化綱領是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答案:錯誤。(2分)
(1)新民主主義的文化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分)
(2)這種文化既不同于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的文化,也不是單純的無產階級社會主義文化,而是無產階級領導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它代表了中國文化的前進方向。(4分)
(3)“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是中國*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實行的繁榮科學文化事業的指導方針。(2分)
三.簡答題:
43.簡述人民群眾的含義和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答案:(1)人民群眾是指推動社會歷史發展的絕大多數社會成員的總和,勞動者是人民群眾的主體。(2分)
(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2分)
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創造了社會得以存在和發展的物質資料,并且不斷推動生產力的發展。(2分)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人民群眾為精神財富的創造提供了物質條件和源泉,還直接參與了精神財富的創造。
(2分)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生產關系的改變,社會制度的更替,只有通過人民群眾的革命實踐才能實現。(2分)
44.簡述中國*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及相互關系。
答案:(1)統--戰線、武裝斗爭和黨的建設,是中國*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寶。(3分)
(2)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統一戰線是中國政治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2分)統--戰線和武裝斗爭,是戰勝敵人的兩個基本武器。而黨的組織原則是掌握這兩個武器以實行對敵沖鋒陷陣的英勇戰士。(4分)
(3)正確地理解了這三個問題及其相互關系,就等于正確地領導了全部中國革命。(1分)
45.什么是依法治國?實行依法治國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案:(1)依法治國就是廣大人民群眾在黨的領導下依照憲法和法律的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保證國家各項工作都依法進行。逐步實現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這種制度和法律不因領導人的改變而改變,不因領導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變而改變。
(5分)
(2)實行依法治國的意義是:依法治國有利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依法治國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保證;依法治國是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客觀需要依法治國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依法治國是維護社會穩定,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保障。(5分)
四、論述題:
46.1985年,*在會見外賓時指出:“現在我們正在做的改革這件事是夠大膽的,但是,如果我們不這樣做,前進就困難了。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是一件很重要的必須做的事。如何理解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
答案:(1)中國*領導的第一次革命把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變成了社會主義的新中國;第二次革命將把-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社會主義中國變成一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中國。(4分)
(2)改革是中國的第二次革命,這是因為:①改革是為了掃除發展生產力的障礙,解放生產力。革命是解放生產力,改革也是解放生產力,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5分)②改革是對原有體制進行全面改革,促進生產力的發展。(5分)③改革必然引起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思想觀念等一系列重大變化。
改革過程也是對經濟社會和各種利益關系格局的重新調整過程,改革的每一步必然會引起人民思想觀念、生活方式的深刻變化。(4分)
(3)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改變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2分)
以上內容是新疆成考網小編整理的2020年成人高考專升本政治密訓試題及答案,更多新疆成考高起本真題請點擊>>新疆成考網專升本
高起點 | 10月21日 | 10月22日 |
語文 | 外語 | |
數學(文) | 史地(文) | |
數學(理) | 理化(理) |
專升本 | 10月21日 | 10月22日 |
政治 | 專業課 | |
外語 | 詳細>> |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文章評論(已有條評論)